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芝华
从东南方向乘高铁进入常德城区,但见德山碧带披肩、宝塔凌云,被母亲河沅水以清澈秀美的姿态环绕。“德山”泛指现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,善德文化在这里润育于人源远流芳,而当代良法善治的理念,如今也在这里落地生根、“枫”景灿烂。
全区现有医药化工、装备制造、轻工食品、电力电子、港站物流等5个产链集群,200余家企业,9700多个市场主体。近年来,常德经开区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,认真贯彻《常德政法护企惠企30条》,取得良好成效。
“要坚持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入手,完善配套设施,优化政务服务,不断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,全面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。”5月13日,常德市委书记罗毅君在该区调研时说。
坚持创新发展“一优二强三护”工作法,力争实现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级。优化在何处?提级成绩单又如何?通过什么样的法治抓手去实现呢?带着三连问,记者走进了常德经开区。
优机制
积极增强企业动力
“我区不断完善政法单位服务园区联动机制,如为每个产链安排了1名警官、1名法官、1名检察官、1名街道政法委员和1名平安建设中心班子成员,运用产链警务、府院联动、调查研究等机制,提升服务和保障企业发展动力。”区平安建设中心负责人介绍。
实行“一企一警”“项目警官”制,确保每家企业都有警官负责联系。公安部门确定每月8日、18日、28日为警企联系日。组织联企警官走访企业,根据企业特点及时修订完善警务服务方案,便于为企业摸排风险、和善调解矛盾、罪案快侦快办。10月,辖区一企业员工被骗113万元,区公安局反诈中心第一时间预警止损,追回了94.9万元。
统筹由专业警种+联企警官+社区民警+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组队,加强对全区危化企业、加油站、寄递物流等310家重点单位开展拉网式、地毯式排查。指导企业精准掌握安全隐患底数,仅去年,择善而从帮助全区危化等重点企业查找并整改隐患107处。积极探索“法院+”模式。2022年12月,全市首家“法院+工会”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在德山人民法庭成立。去年8月,该法庭《打造三个机制,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》经验,入选最高人民法院“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推动诉源治理”第5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。同时,积极推动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和服务保障在前方落实,去年9月,武陵区检察院驻经开区检察联络室揭牌成立。
政法单位利用企业在组织员工开展宣传禁毒、反诈、反恐、防疫等方面的主体作用。组织队伍进企业普法宣讲,提升企业和员工的法治意识。去年,联合辖区企业开展禁毒、反诈等法治教育120余场次,涉及员工两万余名,发放各类教育手册5万余份。
各职能部门加强协调,组织涉企突出矛盾和涉稳问题联动研判化解,构建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、内外衔接的工作格局。去年4月,在了解到三金制药企业急缺管控的原料后,区公安局迅速协调市禁毒支队、药监部门和该原料销售公司,打通快审通道解决企业生产燃眉之急。
常德经开区平安建设中心联动武陵区法院在辖区企业“三一重工”进行法治护航工作调研。
强意识强能量
不断输送“法力”信心
“法治调研进企业、法律服务进企业,做好配送员、当好守护兵”。区平安建设中心依托产链党委,积极组织劳保、执法、签约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开展调研活动,全面掌握制约各企业建设发展矛盾问题。逐条逐项进行阐释说明,提供可参考性意见建议。仅去年,中心组织完成4个产链64家企业法治调研工作,整理形成改善建议100余条。
中心常态化组织警官、法官、检察官开展服务活动,并有针对性地制订发放《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提示50条》。重点讲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法律盲点和涉法困惑。为企业用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,不断输送企业增资增产增效的“法力”信心。近年来,中心共组织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200余人次,帮助企业解决问题42个。
“建设优良的队伍,有了骁勇善战的政法队伍,才具备法治护航营商环境的基本条件”。常德经开区围绕新时代对执法人员能力素质的要求,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培训和资质认定,不断规范执法办案程序、行为、标准等内容,善于把培训认定软指标变成能力素质硬功夫。近3年相继推出政治轮训、基本技能、警务实战、规范执法等10项精品课程,组织执法人员岗前、随岗、业务培训20余期,完成资质认定8人,行政执法关键岗位持证率达到100%。去年,全区共办理涉企案件44件,没有发生因执法人员办理处置不当被企业投诉举报的现象。大力推广柔善监管、阳光警务、阳光执行。及时向社会公示案件办理的各种信息,不断完善检查评审和服务评价体系,让每一起案件在良法善治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,落实新《行政复议法》。开展优化涉企执法办案3大专项行动,对经济案件实行集体研究和提级审核;对涉企案件超期办理问题重点督导;对疑难案件依法作出妥善处置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全区共组织涉企案件评查5次,自查自纠3次,执法巡查18次;开展违规插手经济纠纷,违规查封、扣押、冻结涉企案件财物,办金钱案、人情案、关系案等专项清理整治3次。下发执法突出问题整改督办函25份,及时清理了挂案积案,惩恶扬善整治了涉企案件突出的执法问题。
护权益护稳定护发展
齐心保护企业活力
“全力妥善保护园区合法权益。人心安定、园区稳定,企业才可无忧发展,员工才能用心工作”。区平安建设中心加强与司法单位对接,推进涉企破产案的案结事了和涉稳问题项目的协调处理、助力盘活。2021年以来,启动府院联动20余次,全力推进金德新材料、常德华汇、大汉集团系列等破产案的案结事了。积极推进水电八局、莲花天街等涉稳问题项目协调和助力盘活。
“我们一辈子辛苦挣钱买来的房子被查封哒!当时能办理正规购买手续,现在竟然无法正常入住,感觉天都要塌了。”某小区因开发商内部出现问题,导致6户正常购买的房产被邵阳大祥区法院异地查封。“区平安办知开发商和群众为难,以善为怀主动推动协调,说动了查封申请人和办案法院解除了查封。”当事代表人皮保成说。
常德经开区深度整合政法、金融、城建等部门力量,不断强化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实战功能,以良法善治理念多元化解涉企纠纷,推动涉企矛盾诉前和善解决。2021年以来,全区共调解涉企纠纷42件次,调解成功40件次,成功率95.24%,协议涉及金额0.8亿余元,无涉企纠纷因调解不当转化为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。
加强对企业24小时全时段巡防力度,落实每日园区巡防警力不低于总警力的20%,巡防时间不少于3小时的规定。完善“警务+”模式,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感和满意度。对涉企案件实现即受、即立、即办、即送,使案件平均办理时间缩短三分之一。2021年以来,区公安局重点对企业周边治安乱点、对扰乱企业生产秩序违法行为进行整治。共破获涉合同诈骗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、盗窃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案件47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50余人,为企业挽损0.1亿元。去年4月,樟木桥派出所在接到重庆药友工地电缆被盗的警情后,克服没有监控视频,案件线索较少的困难,案发一周内将两名案犯抓获,追回赃物为企业挽回损失6万余元,使企业尽快恢复生产。
执法单位坚持善意执行,依法审慎运用强制措施,对经营困难被执行企业采取活封活扣方式,查封、扣押财产。同时积极引入行业调解组织参与调解,促使达成执行和解,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,使企业有造血再生活力,避免涉案企业因案致死。
该区政法单位发挥法治护航营商主体作用,充分各部门的协调配合,推进全区涉企经济安全风险预警、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,以良法善治精神营造出高质量法治化营商环境
责编:周芝华
来源:湖南法治报